




日常维修
机械设备在没有任何迹象反应,而突然性发生的故障所采取的维修,精度降低到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再进行修理。采用事后维修策略 (即坏了再修)可以发挥主要零件的最大寿命,使维修经济性好。事后维修作为一种维修策略,不同于原始落后的事后修理。事后维修不适用于对生产影响较大的设备,
设备大修
设备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是对机器设备进行全面修理,它是因设备基准零件磨损严重,主要精度、性能大部分丧失,必须经过全面修理,才能恢复其效能时使用的一种修理形式。设备大修需对设备进行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更换或修复磨损件:全部研刮和磨削导轨面:修理、调整设备的电气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等,从而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
设备改造
设备改造是指把科学技术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现有设备,通过对设备进行局部革新、改造,以改善设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设备搬迁服务
1、机床机械精度检查
1.1搬运前对机床的几何精度《机床几何精度出业主检测报告》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供双方签字确认,以确保搬迁后不得低于原有精度;
1.2通电测试数控系统各项功能,并做好记录供双方签字确认使设备达到搬迁前的状态有依据;
1.3拆卸前,将机床的移动轴移动至可固定吊装位进行固定处理;
1.4拆卸前对电气连接线、NC系统连接线路、液压和气压连接管路、辅助元件的布局进行拍照和用不易掉落的方式对需拆卸的部位做上标记。
2、机床拆卸吊装打包
2.1拆除时,先拆除机床电缆,端子用号码或文字做编号,同设备包扎、牢固;精密元器件或零星配件拆除,编号后装箱,必要时拍照留存;
2.2拆除妨碍搬运的油箱、罩壳等配件。油管管口用塑料布包扎,螺栓、螺丝和密封装袋并编号;罩壳、设备拆除前作记号;
2.3将机床需要分开吊装的部件,进行拆卸分开,并固定容易移动的部位,防止因重力导致滑落;
2.4拆卸地脚螺栓螺帽,让床身在起吊时不受束缚;
2.5对每台机床拆卸下来的各个部件进行打包处理,对整体吊装设备及机床主体床身定做托盘,以保证运输的稳定性;
2.6机床的起吊和就位,按机床业主家的吊装图纸及吊装孔进行起吊和就位;
3、机床运输安装就位
3.1设备零星件装箱运输;装车时主体设备放置在垫木做的托盘上,必须用钢丝绳或倒链固定,必要时做金属支撑加固;运输多台设备,两设备间加装木方支撑保护,避免碰撞;所有运输设备或配件用雨布遮盖,防止灰尘和下雨。机床运输采用板式货车运输,并对装车货物进行固定;
3.2对二次浇灌的设备,依据业主方提出的要求,确定机床位置;机床放置于基础上,应在自由状态下找平,然后浇灌水泥,待水泥完全凝固后,对几何精度进行精调,并达拆卸前的状态。地脚螺栓二次灌浆,由甲方完成;
3.3对其它设备安装采用防震垫铁的方式,依据甲方提供机床平面布置图,按照设备编号,确定机床位置。机床放置于基础上,应在自由状态下找平,然后将地脚螺栓均匀地锁紧。在对几何精度进行精调,并达拆卸前的状态;
3.4对拆卸的电路、气动、液压、系统部分进行恢复,通电测试数控系统各功能,使设备达到搬迁前的状态;
3.5用激光干涉仪对所有数控设备控制轴进行定位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检测,并给予补偿;
4、系统、数据备份、恢复方案
机床在拆卸前对数控部分进行数据备份(含 Nc数据、plc数据、pmc数据、用户数据备份、系统数据),以防止在停机过程电池没电数据丢失造成恢复时间加长;开机后对数据丢失的设备进行恢复,并找到丢失的原因给予处理。
数控设备改造
同购置新机床相比,一般可以节省60%~80%的费用,改造费用低。特别是大型、特殊机床尤其明显。一般大型机床改造,只花新机床购置费用的1/3,交货期短。
机床经改造后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可看管多台机床),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传统数控化改造,电气方面可以选用广州数控GSK系列GSK980TDb、GSK928TEa等数控系统及DA98A全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器或DY3E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含电机),机械方面在原机床的进给机构上更换精密滚珠丝杠,重新设计安装进给电机与丝杠连接,若导轨磨损时需重新磨削导轨恢复机床精度。该方法适合各类通用机床的改造。